close

實際場勘的第一站:萬大水庫(2)

    過了第二出水口不遠,我們便看到萬大發電系統的進水口,然後萬大水庫的攔水壩體就近在眼前了。夾在兩山間的壩體並不像石門、曾文水庫般巨大,但這反而是呈現出先天優越的地理條件,可以用最少的資材來完成壩體建設,而且壩體連接的必須是堅硬石壁才行,否則就容易因兩山撐不住水壓而潰堤,就如同之前九二一地震所形成的草嶺潭一樣,從壩頂回視霧社、清靜農場,相信是非常難能體驗的山水風情。
071112期

    走過壩頂,一邊是碧綠的湖水襯著青山藍天,另一邊卻是極深的峽谷,我們一般都從水庫上方的 83號縣道經過,若不是進入到這個地方,還真看不到這麼壯麗的峽谷,涓涓細水從第一出水口的閘門孔縫中,流入峽谷下方河道中的綠色小水潭,這個小水潭應該是水庫放水所沖擊而成的吧!從壩頂順著幾近垂直的壩體直視著谷底,有著一股令人暈眩不穩的感覺,令人幾乎站不住腳而墜入谷中。

    結束了壩頂的勘查,我們覺得光是這邊的山光水景,就足以讓人駐足半天了,下一站雖然同樣是欣賞萬大水庫的景色,但是卻是回到83號縣道旁的蔣公行館。從平緩的石階慢慢走向行館,剛好是在山的稜線上,整個視野又是一番不同的風情,進入前庭望向水庫,從制高點欣賞開闊的水色山景,確實令人心曠神怡,日式的行館建築雖然不能進去,不過庭園卻十分的雅緻幽靜花草扶疏,這邊的楓葉已開始在轉色了,在無雲的晴空下似乎雀躍的想展現深秋魅力。

    離開了蔣公行館,就是那段第二出水口放水時,會不斷有土石滑落崩塌的路段,對面則是萬大電廠及宿舍。經過萬大社區,萬大國小是我當年參加救國團活動的借宿地,我們當年在這邊唱著金銀島的卡通歌,然後點起天燈往親愛部落的方向飄去,我問文全若是10年前的寒假,親愛部落附近有森林大火發生的話,搞不好就是我們點的天燈惹的禍。

    剛過萬大社區,文全又介紹了一個私家景點,就是在「奧萬大高幹13」的電線杆對面河谷,下方是萬大電廠的出水口。這邊的水就是從之前第二出水口附近的進水口中,流向發電機組推動發電機葉片,然後再經由隧道將水引導到這個出水口,重新回到濁水溪的上游河道中,往松林、萬豐、武界奔流而去。出水口的水聲隆隆,顏色就像是天藍色的玉石般,文全說這邊剛好是個彎道,以前沒有護欄時常有車子就掉下山谷,所以這個觀賞私家景點的「奧萬大高幹13」,也是許多亡魂的葬身之地,真是令人不寒而慄。

實際場勘的第二站:親愛、松林部落(3)

    離開了私家景點不久,就到了親愛、奧萬大的分叉點,我們往親愛部落前去,就到了文全學長的家鄉了。我們從天主堂往下走,就到了泰雅古建築園區,有著家屋、穀倉、茅房、瞭望台等,淑娟覺得若是在這個地方吃中餐也挺不錯,順便可以介紹這些古建築。
071112期 

    親愛部落雖然是泰雅族的一支,但是由於受到賽德克及干卓萬的包圍,所以跟其他泰雅族顯得不一樣,同時融合了眉原、賽德克及一些獨立發展的文化,後來我們在路上也聊到,親愛部落由於跟其他泰雅部落的聯繫被切斷,所以只好找賽德克的文面師來文面,結果樣式就變得比較接近賽德克,而親愛部落其實若走步道通往埔里,就會連到眉溪的南豐村,而這邊以前是泰雅族眉番的聚落,後來在平埔人及賽德克的夾擊下,眉番併入了眉原部落,親愛因此終於成了孤立的泰雅部落。

    離開親愛前往松林的路旁,文全介紹我們看路邊一家民宅的水池,他說本來那家人想要養魚,結果有一天突然魚兒都翻白肚,原來是鄰近地區噴的農藥溶入水裡,結果水池就荒廢至今了。沒多久抵達松林部落,這邊是日本人有鑒於親愛部落及干卓萬部落的廝殺,當日本人將親愛部落的獵場(曲冰)割給干卓萬,作為遷徙下山後的居所,日方擔心更容易引發兩族的仇殺,於是引進靜觀部落的德魯固(在花蓮稱為太魯閣),作為介於兩者之間的第三勢力。

    我們先到之前合作過的何惠雯爺爺家,雖然已經租給外地人經營茶園,不過這邊的視野實在宜人,文全說後山就是通往萬豐的舊路,現在我們所走的則是新路,隨後在松林小吃部用過中餐,便前往松林的舊部落,文全說這邊有以前的集會所遺址,沒想到我們到了這個地點時,遺跡已經被清除掉了,淑娟不免覺得洩氣,說著難道這些清除掉遺跡的人,看到這些曾經生活過的地方,沒有一絲絲的回憶與感動嗎?她說自從知道自己是馬赫波社後代,她看到這些遺跡的感覺就不一樣了,原來淑娟的憤慨是源自自身的族群歷史經驗。

    我曾經問淑娟是清流的哪一個部落?她回答清流就是清流,還有來自哪個部落?我告訴她清流是霧社事件後的六個部落合組而成,因此內部其實有各自的部落系統,經她回去詢問家人後,驚訝的發現自己原來是來自莫那‧魯道的馬赫波社,自己就是馬赫波社的後代卻毫不自知。因此當她後來承辦台北市部落大學的霧社事件參訪活動時,她說自己以前去廬山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,但得知自己是馬赫波社的後代,加上那次活動是特別針對霧社事件作解說,當她跟台北市部大的參訪人員到了廬山,想到自己的祖先就是在這邊被日本人鎮壓驅逐屠殺,踏上祖先的土地讓她心情有些激動與難過,所以她現在看到這些部落遺跡被破壞,就會想起當時在廬山時的心情。

    離開了松林的舊部落,我們在路邊拍攝著即將收成的香糯米,金黃的稻穗相當美麗,但是香糯米比一般的稻米還高,因此也容易被風吹倒,幸好松林這邊的河谷地形,比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,然後我們一行人經過了曲冰峽谷的眺望點,便進入了萬豐村的地界。(未完待續)
071112期 
◎原刊載於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071112期原動力電子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