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時間:2009.02.05(週四)
地點:雲林縣西螺地區(福田里、吳厝里)
日誌:
    原先與秋子、佳懷等人約8點在西螺崇遠堂會合,不過由於路途較遠加上路況不熟,8點30分才找到位於福田里新厝22號的雙廖系統的家廟「崇遠堂」。崇遠堂固定每年農曆正月11日舉行春祭,農曆9月9日舉行秋祭,家廟規模不小,整體樸素莊嚴,家祭是9點30分,各地宗親代表陸陸續續到來,我們也看到台中、台北、中寮等地族人的匾額,拿了第二、三兩期的《張廖元子公族訊》及簡介。除了佳懷夫妻倆進行攝影工作外,另外還有客家電視台的記者也到來,報導這罕見的詔安客家張廖家族的祭祀活動。

    大約9點30分左右,各地族人也到的差不多了,因為今天是上班日的關係,所以參加祭祖的人數並不如想像的多,而家祭的過程以閩南語及詔安客語進行,閩南語多半用在跟族親說明應該集合之類的事情,詔安客語則是進行祭祀時的語言。家廟宗祠的陳設跟其他客家地區接近,佳懷在拍攝時除了採用一般旁觀者的角度外,也親自與族人一同進行跪拜叩首,取得實際參與者的真實視角,佳懷也是雙廖系統的外家宗親,母親來自台中西屯的張廖家族,這也是向母系先祖致敬的表現。

    祭拜分成兩次進行,我們也趁空檔詢問相關人員一些問題,得知祭禮用五牲就要斟五杯米酒,三牲就要斟三杯米酒,三牲只要有三樣牲禮即可,不一定要有水族類,但是基本上要有全雞及三層肉,再配一樣湊成三牲,五牲就會有包含水族類在內的牲禮。家祭時必須依序準備三桌祭品,在元子公等祖先牌位的案前,以最豐盛的五牲來祭祀,接著在朝外頭的前方擺一桌鮮花素果及素菜,供給世上的諸位正神菩薩享用,最外一桌則是擺放著三牲祭品,是供給人間遊蕩的好兄弟分享。從這個供品的擺桌中可以看出,先人是與天地同在、同享、同歡,儘管親疏關係有別,但是家祭並非獨善其身獨厚自家先人,還有對天地神佛的感謝,以及對孤魂野鬼的施捨在其中。

    聽完解說之後,我發現第二桌的素食桌上,怎麼有著「牛肉麵」碗裝的泡麵,經提醒後才發現是廟公沒注意到,把好兄弟桌與神佛桌的泡麵錯放了,接著我又詢問為何會買「牛肉麵」?是不是改成「肉燥麵」會比較恰當!因為家訓的第二條就是不食牛犬。廟方人員說因為時代因素,有些子孫已經開始吃牛肉了,不過這邊的風俗仍然強調不食雞頭(台灣發展出來的風俗,不在七條祖訓中),但是祭拜祖先確實還是用「肉燥麵」比較好,跟祖訓比較相符。

    離開崇遠堂之後,我們一行人想去找一下小茄苳振興館的劉新發里長,由於對方沒有回電只好提前去吳厝里,到朝興宮找廖老師及武夜館的廖蘭師傅。這次我已經將秋子提出的訪談問題,整理成一份表格釘上我的名片,準備在訪談的時候交給受訪者,以便下次邀約時對方可以記得我們是哪位,我也拿一份給佳懷參考。

    廖老師名字叫「廖夷狄」,是在地的國小退休教師,現在在吳厝朝興宮的管理委員會服務,不過他只負責作為外界與武館聯繫的中間人,因為武館跟廟方是分別獨立的兩個組織,廖老師只是中間的整合媒介,雖然他不清楚這些拳法套路,但是相關的活動聯繫及安排都是經由廖老師,所以可以算是武館的公關人物,他這次幫忙安排的就是武館最資深的教頭廖蘭先生,以及武館青壯輩的李崑山先生。

    廖蘭先生生肖屬狗已經88歲,家人的關係這邊就不贅述了。他提到當初是因為二哥的關係(二哥、三哥、五哥都習武),被找來武館練武,原因是廖老先生是兄弟中最小的么子,當時大約14、15歲左右正好奇好動,二哥擔心自家小弟沒唸書,容易到處跑到處玩結交到壞朋友,加上發現小弟的筋骨靈活適合練武,便抓來習武接受武館的管教並健身。廖蘭先生還拿來一本廖丑先生的《台灣與西螺七崁開拓史》,指出與武夜館(武野館)相關的部分,他說二哥名字叫「廖珠」,跟阿扁師(第四代)都是師承自阿郎師(第三代),所以武館的系統是來自港尾的金生師,是從二哥手中接下武館教頭的位置,武館成立至今也有百餘年了。

    廖蘭先生說武館據傳是創自日本統治時期,當時練武的時間都是晚上,只稱為「金獅全陣」,後來有位剃頭師傅吳櫻木先生,見地名為吳厝以為是同宗聚族之地,來此地見到當時開豬肉攤的廖蘭先生,並詢問有無吳姓人家,廖蘭先生就帶這位吳櫻木去找地方保正(里長)廖萬來,後來廖萬來便介紹吳櫻木進到公所服務,由於吳櫻木對鄉里也很關心,知道昔日吳厝金獅全陣在夜間練武的「夜館」(暗館)傳統後,便主動將其更名為「武夜館」已經四十餘年。

    武夜館的拳法與阿善師的不同,阿善師屬於廣興那邊的拳,武夜館屬港尾金生師的拳,這在廖丑的書中也有介紹,這邊常練習的招式有三步擼、雙隨、三戰、七善、大開門、小開門、白鶴現翅、金蟬脫殼等,而下盤則要求站成小三角的樣子,雙腿微屈呈現類似弓箭步,腳踝內收不外八,才不會被對方勾倒,如果直挺挺墓碑身就容易被推倒,而攻擊也與氣血運行有關,人的氣血在不同時辰會運行於不同的五臟六腑,如果剛好擊中在運行氣血的部位,很容易就讓對方致命。

    練武要求手腳靈活運動神經反應快,廖蘭先生自豪在15、16歲時,跳遠就可以達到4公尺遠,兩人相互角力方面也不錯,因此才被二哥押來練武,剛進武館的時候是全館年紀最輕的,不像現在國小就有人來參加練習,而且以前由於女子被要求要秀氣,所以也沒有家長願意讓女子練武,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觀念,有興趣就可以來習武鍛鍊,目前這邊最大的女館員都已經讀高中了,廖老師在旁補充可以趁星期六日來安排拍攝,但是要提前兩天跟他連絡就是了。

    由於廖蘭先生個頭不是很高,所以擅長的武器是盾牌,整個人可以縮在盾牌的掩護下出擊,其實其他武器也都有涉獵,只是最後會選擇比較順手的專攻,現在在陣頭中就以擊鼓為主,因為獅陣的動作是由鼓聲來控制,必須由有經驗的人來掌握,以前也會參加舞獅,因為個頭關係就扮演獅尾的角色,但是現在年紀很大,已經無法真正下場去表演給人看了,不過他還是打出幾個招式讓我們拍攝,他說他的年紀多半只是看看而已,實際教拳是由李崑山之類的青壯輩師兄帶領。

    最後,廖蘭先生也感嘆現在習武跟以前差很多,以前是來學拳還要帶點心給師傅吃,不能來還要跟師傅請假,自己心裡都還會對缺課感到不好意思,在打拳時若有沒到位的地方,師傅一腳就踹下去,現在是必須準備吃的點心鼓勵學生來學,而且別說不能體罰跟責罵,連唸一下都不行,有時候甚至連學生是什麼原因不過來都搞不清楚,畢竟現在誘惑太多了,所以廖老師才會希望武館能傳承下去,並促成武館與朝興宮的密切合作。

    由於訪問已經超過兩個小時,加上廖蘭師傅又示範一些動作,在考量體力的負擔下,我們的訪問就先進行到這邊,廖老師及廖蘭師傅也將一些出陣的相片交給我們翻攝,而佳懷也表示問題表格的設計,讓他也能趁空檔拿來提問,不會想到什麼問什麼,但是明天的訪談就只能由秋子跟佳懷來進行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