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是一篇關於美國黑人總統的時代意義參考文章,談歐巴馬的特殊背景(單親、異族通婚、隔代教養、亞洲的童年等等)及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,也許在台灣很難想像標榜自由人權的美國,在廿世紀中葉還有著種族隔離(50年前的美國50州有22州明令禁止黑白通婚),甚至接近種族殺戮的暗示與犯罪,有著許多值得延伸討論的地方,例如為何同樣是美國的夏威夷能接受異族通婚等,有興趣討論回應的同學,請記得依順序填寫學校、班級、學號、姓名,再將您的看法貼上,以作為平常表現之參考依據之一,字數不限但須言之有物。

 
    從2007年2月一個寒刺骨的清晨宣布出馬白宮以來,歐巴馬說過不少名言,其中一句是:「我有生之年永遠不會忘記,我的故事在地球上任何其他國家都沒有可能。」他可以加一句,雖有可能,這故事寫來也艱辛漫長,血淚斑斑。

    一個「黑如柏油」的非洲父親和一個「白似牛奶」的美國母親的結晶,在信仰伊斯蘭的印尼度過童年,由外公外婆在夏威夷帶大,成為變革的震央。換了地球上任何別地,歐巴馬都不可能崛起如此之速,如此之高。不可能變可能,正是地球上的人不管愛恨美國,競相前往美國尋夢的主因,也是這次美國大選全球炒熱的主因。

    這個哈佛畢業生拿到白人的票,因為他是他們撫養長大,他拿到黑人票,因為他們認為他是自家人。中年以上的非裔選民,生平所受的一切歧視之痛因此緩解,他們有一種集體得救之感。被趕出電影院、餐館,童年被成群白人小孩拿棍子的心傷可望就此痊癒,真正昨日已遠。

廿世紀中葉 處處充斥種族歧視
    70歲的安妮•波普是「全國有色人種促進協會」 (NAACP)地區主任,在密西西比州小鎮成長,她小時,兩個15歲的黑人少年被指對一個白人少女吹哨,被拖到郊外吊死,生殖器割下來塞在他們嘴裡。想想,這還是廿世紀中葉的事。

    她全家1960年離開棉花田,遷居紐約奧伯尼,住在一個以教堂為中心的社區,稱之為上帝當初給摩西的「應許地」。波普說,歐巴馬勝選,代表一種新的應許地,是馬丁路德金恩名言「我有一個夢」的高潮。金恩說過,希望「我的四個孩子有一天生活在一個不以他們的膚色,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內涵來看他們價值的國家」。

    85的詩人希爾說,1958年他來到奧伯尼,在紐約州交通局當橋梁工程師,甚至到那時候,南方式種族歧視也處處可見,有人在他辦公桌頂上掛一個吊頸套。第二年,他和一個仲介商約好看一棟求售的房子,到了那裡,仲介商瞥他一眼,沒下車就開走。

    大選夜,希爾全家和親友聚集看開票,他還寫了一首詩,以誌其盛。

    77歲的歷史學家巴拉德青少年時代在費城經歷種族隔離,創巨痛深,「我要眼見為信」。他曾說,很多能幹的黑人領袖,像前國務卿鮑爾,都曾為歐巴馬鋪路,但美國的沉默多數到時候一票在手,還是不給歐巴馬,只因他黑。

「有生之年 終於等到有黑人可選」
    70歲的芭芭拉•普萊爾倒相信美國選民會在這次的歷史性選舉裡克服種族歧視,「明智的選民不會憑種族歧視投票」。

    歐巴馬的吸力多大? 65歲的黑人貝爾頓40年來頭一遭進投票所:「從甘迺迪以來,我沒投過票。我當時說,要等到有黑人可以選,我才要再投票。我以為我有生之年甭想了,感謝上帝,真有這種事。」
【2008/11/05 聯合晚報】【編譯彭淮棟/綜合報導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