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部落產業教育及推廣工作點滴 (2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071119期 

實際場勘的第三站:曲冰部落、奧萬大(4)

    萬豐村舊稱為曲冰,進入曲冰部落的外圍,便會看到鐵絲網圍起來的「曲冰遺址」,曲冰遺址是七○年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,在著名的大型考古計畫「濁大計畫」(以濁水溪及大肚溪流域為範圍)中,意外發現的高山原住民部落遺址。這個遺址所屬的族群尚未有肯定的定論,雖然是在萬豐地界,但萬豐村的布農人並非這邊的原居者,而是從信義鄉緩慢遷徙至干卓萬山,再遷村至現在的居住區域,至於原本傳統領域涵括此地的泰雅族萬大群,其物質表現及家屋形式又與遺址狀況有所不同,因此這個遺址本身還存在相當的問號,尚待政府比照台東史前館的模式,積極規劃成遺址博物館,不過看來也似乎遙遙無期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實際場勘的第一站:萬大水庫(2)

    過了第二出水口不遠,我們便看到萬大發電系統的進水口,然後萬大水庫的攔水壩體就近在眼前了。夾在兩山間的壩體並不像石門、曾文水庫般巨大,但這反而是呈現出先天優越的地理條件,可以用最少的資材來完成壩體建設,而且壩體連接的必須是堅硬石壁才行,否則就容易因兩山撐不住水壓而潰堤,就如同之前九二一地震所形成的草嶺潭一樣,從壩頂回視霧社、清靜農場,相信是非常難能體驗的山水風情。
071112期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71105期

部落體驗的推廣理念

 
    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自開始推展部落產業行銷推廣以來,重心一直放在農產行銷的推動上,而豐丘部落的果樹產銷第六班則是我們合作的重點組織,從建立自主品牌到無毒安全的健康概念,一步步擴大合作的理念及實踐方向。然而我們在發展農產銷售理念之餘,同時也在計畫發展部落四季的體驗行程,因為農特產有季節性的限制,而部落體驗行程不僅有四季的風情,可以超脫季節上的侷限,另外我們從人與土地的概念上,其實無論是農特產或是體驗行程都有著相同的本質,就是我們皆從「人與土地的連結」出發,作為我們發展部落產業的學習核心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青輔會的「遊學台灣」計畫名單公佈,集集數位機會中心終於順利申辦(與南投縣智障者家長協會合作辦理),回想當初申辦這個計畫時,林小姐仍願意與已從輔導團隊離職的我保持聯繫,請我協助調整計畫書的內容,並授權讓我用一天的時間整個重新改寫計畫書,雖然這個計畫只有少少的五萬元補助,但是對推廣地方產業與社區特色這方面,我是相當肯定青輔會在這方面的推廣,可惜由於遊學台灣是前朝的政策,青輔會也即將被裁併,遊學台灣的活動應該再辦也沒有幾年了,有興趣的朋友應該盡快把握機會參加才是。

其實我跟南投縣各個數位機會中心的關係,主要也是跟遊學台灣活動的輔導有關,這得從前年開始申辦遊學台灣活動開始說起。當時在秘書長惠雯的指導下(經費編列的部分為主),順利的申請到信義鄉豐丘、東埔的遊學台灣計畫,隔年又擴大到協助霧台、梅花、龍安、地利等地區申辦,這時候我對遊學台灣的申請已經相當駕輕就熟,大概已經能判斷出這個計畫送出去給青輔會過不過得了,果然我們的工作團隊,一舉申請或輔導了五條路線入選,並讓南投各個DOC對我有更多的信任。

隨著辦公室的多元就業計畫到期,因為勞委會不再支付相對補助計畫專案經理的薪資,加上人生另有進修的規劃(報考領隊導遊證照),便隨著計畫到期而自動離職,位於北中寮的龍安DOC廖義安大哥及廖振益總幹事先是雪中送炭,邀請我加入龍眼林福利協會的團隊,並主動介紹當地一些短期促進就業的職缺,雖然因私人因素而暫時未能答應前去,但是多次的邀約仍令我感懷在心,相信未來一定還有合作的機會,以報答龍安DOC的恩義。4/15到南投遇到信義鄉地利村的青雲DOC田振明大哥,一開口就是問我有沒有意願去他那邊工作,馬上就可以上班無須等候,保證一個月兩萬八享保險等等,又是一個令我感動的邀請,我相信未來還是會有合作機會的。

雖然現在這個世道不好找工作,但是非營利組織其實有很多工作機會等著大家,雖然我現在沒有什麼專職工作在身,不過也因為各方的支持,讓我得以不用煩惱沒有工作機會的問題。人很難面面俱到,但是只要能保持心存感激跟全力以赴的基本態度,同時多多與不同的人接觸增加消息面的互動,其實這個社會還是有許多支持力量與體系存在,只是人助還得先要自助才行,若是自己在精神層面過於消極、防衛與保守,他人想幫忙也無從幫起,儘管現在有許多網路創業的案例,但我相信這些網路創業者不會是宅男宅女,能在家裡蹲出宅經濟的人,只是少數中的少數,想走這種宅路線賺錢,還是得惦量一下自己的本事才能理直氣壯。

話說青輔會遊學台灣的申請秘訣在哪邊呢?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070514期 070514期 070514期

     由於梅子DIY體驗活動因雨取消,所以五月底我們再接再厲規劃了李子DIY體驗活動。雖然是新的體驗活動,但是內容大致延續梅子的規劃,為了更清楚傳達出我們的活動內容,於是決定在4/18場勘望鄉部落的農園,並順便進行靜茹與阿例老師的訪談,所以就這樣我跟玉雲、淑娟出發前往信義鄉了。

    當天的天氣陰涼黯淡,所以牌樓拍起來也不是很清楚,到了豐丘與阿例老師會合後,我們就一路直奔望鄉部落全明亮先生的果園,結果果園內養了一堆放山土雞還有五隻火雞,不知為何三隻公火雞喜歡跟著人的屁股跑,結果碩大的火雞嚇得淑娟花容失色,看到火雞一逼近就躲得遠遠的。

    園主栽植的桑椹免費提供,大家就不客氣的採來吃,幸好園裡的五月桃還套袋著,不然可能也難逃魔爪,園主說五月桃只是試種第二年而已,到時候也可以採來吃不用錢,希望園主說到要做到,不要到時候讓我們空歡喜一場。

    結束了果園的行程,阿例老師帶我們去葡萄班員甘珍珠的農園,甘珍珠的農園還不少,我們今天去的是山坡地,不僅地上鋪了石版方便行走,路旁也栽種桑椹當行道樹(桑椹也是結實纍纍),農園也整理的十分乾淨,阿例老師形容珍珠的農園,乾淨得就像拿掃把掃過一樣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70312期 070312期 070312期

    在師長親友的支持鼓勵下,巴兄終於完成了他的論文《霧台魯凱族植物頭飾之研究》,但也因為請假次數偏多的關係,讓他在工作上的優越表現,無法得到應有的肯定與尊重,因當時政府正在推動人事瘦身精簡,所以每年都要解聘一定比例的雇員。由於巴兄的原住民身分有某種程度的保障,因此儘管在遊客票選中成績優異,卻也因此讓他的考績無法真實反應工作表現,加上同事間擔心解聘而相互猜忌競爭,讓巴兄覺得這個曾經吸引他的工作環境已變質,所以他暗自決定要另尋出路,追求自己的另一片天空。

    因為論文受到了高度的評價,原本巴兄是希望能在霧台村的父老面前發表,可是鄉公所的態度卻是不感興趣,所以巴兄只好在一些原住民相關討論會上,發表他這幾年的研究成果。幾場會議下來,巴兄的研究開始有人注意到,並促成報考台灣大學博士班的機緣,其後果然靠著原住民民族植物的研究領域,成功考進了更高層次的學術殿堂,因此巴兄也決定要專注在學業上,告別他服務十年左右的科博館。

    就在巴兄離職的前幾天,我趁著中午的空檔休息時間在館內展場閒逛,在逛到中國科學廳的「古代的中國人」展場時,剛好一位志工媽媽進來與示範捏陶的老師閑談,她看到一張卡片寫著館內有人考上博士班要離職讀書,希望在卡片簽上名字祝福這位同事,便念著卡片上那位即將離職者的名字「巴清雄」,然後對捏陶老師說國家對原住民真的不錯,考試都可以透過加分上台大。

    其實原住民身分報考研究所並沒有加分,加分優待只能到大專校院層次,報考研究所只能憑真本事才行得通,不過由於加分帶給大眾的印象太強烈,讓人產生這樣的誤解。這其實就是一種因誤解而來的族群歧視,只將原住民的成就歸給國家保護政策,卻對原住民本身的努力表現不願承認、不求甚解,這不禁令人想到勞勃許奈德主演的影片「獸性大發」中,那位不斷想要證明保護也帶有歧視色彩的黑人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 在修習碩士班課程的同時,巴兄將論文發展重心放在魯凱人的頭飾文化上,從植物的採集與訪談開始做起,再交由科博館的嚴新富老師協助分類辨識。記得王嵩山老師曾經說過,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否傳承下去,可從對週遭環境的認識程度中看出,若是語言無法記憶傳統的宇宙觀及動植物詮釋,族群的知識主體便容易被外界取代,若語言無法對應新興的外來事物,語言便會漸漸失去持續使用的活力。雖然巴兄在日常能操流利的魯凱語與族人對談,但在伴隨獵人採集植物與訪談老人家的過程中,才更有心的學習到族語所記憶的詮釋,讓他能更深層的掌握解讀傳統智慧的編碼。 

    從論文資料的不斷蒐集與書寫中,巴兄感嘆以前雖知老人家有許多豐富的知識,但這些知識的傳承都是因應生活情境而來,例如上山看到某種動植物時,才會跟年輕人分享相關的運用知識,但隨著生活與教育環境的變遷,小朋友習慣了透過課堂的黑板與桌椅來學習,討論明星偶像的八卦也多過祖先知識的渴望,不同世代的斷層及隔閡日增,這些知識往往隨老人家的凋零而逝去,雖然他一直有著想要記錄傳統知識的想法,卻總覺得知識浩瀚不知該從何起步,現在剛好可趁準備研究所論文的機緣,有系統的收集並整理資料,希望能對祖先的知識傳承盡一份力量。

070305期 070305期

    其實論文書寫從某種角度來看,就是一種將傳統智慧有系統地翻譯成現代知識的工作,由於現代知識的生產與傳播是另外一套體系,因此要保存傳遞部落老人的智慧,就必須同時以兩種形式來記錄,族語的紀錄偏重保存知識的原貌,華語的紀錄則偏重知識的傳遞。在與巴兄互動討論的過程中,我們注意到原住民學生的研究主題,少有自然環境與文化關聯的研究,因為這類的研究要同時具備族語及動植礦物辨識能力,所以須跨越較高的研究門檻,巴兄不僅具有族語能力的優勢,又剛好可以善用在科博館服務的資源,自然較易突破超越單純論述部落文史的侷限,並且有更多實際回饋部落族人的可能性。

    記得原促會在2006年底辦理的「原住民週親職文化講座與影片欣賞」活動中,我們邀請鄒族的汪明輝老師主講「都市原住民的家庭文化教育」,汪老師提到「當部落的人成為都市原住民,他跟部落的關係是遠離或是拓展」?我腦海中就想起了巴兄,我相信從他的身上,可以明白的感受到是拓展不是疏離。巴兄作為科博館唯一的原住民科教解說員,當遊客好奇的注視他幽默風趣的解說及實驗操作時,他多以來自霧台鄉的魯凱人作為開場,然後問大家有沒有聽過霧台、魯凱族等,同時也因為這份接觸群眾的工作,巴兄結識了許多朋友及志工,並邀請他們到霧台一遊,實際體驗部落的生活作息,讓大家更加認識霧台及魯凱文化,也許對許多人而言,邀請朋友到家鄉走走是尋常不過的事,但能夠同時有專業級的文化教育解說人員免費服務,卻是一般旅遊行程可遇不可求的享受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 記得大二研修林載爵老師的「歷史與大眾傳播」課程時,載爵老師播放了一部名為「蘭嶼觀點」的紀錄片,其中一段開場白的內容令我震撼,意思是許多專家學者到蘭嶼做研究,部落不斷的將知識提供出來,最後卻只是成就了學者個人的學位與升等,不僅對部落沒有任何的回饋,甚至連回頭感謝報導人都沒有,傳統知識成了專家的私產,仍無法因此脫離不斷消亡衰解的命運,根本就是一種知識的剝削等等。

    到了大三研修王嵩山老師的「台灣原住民歷史與文化」時,蘭嶼觀點的記憶又再次喚醒,後來在偶然的機會中,與幾位同學一同進到科博館裡擔任工讀生,在雨村學長的帶領下,大家又欣賞了一次蘭嶼觀點,並討論起知識剝削、研究倫理等問題。當我們詢問有實戰經驗的學長時,學長說這除了與各族的價值背景有關外,某些人確實也有這樣的狀況存在,畢竟每年都有一堆學生、研究生下部落實習,很難完全掌握每個田野狀況,但只要是用心經營田野的人,通常跟部落都能維持不錯的信任關係,部落的朋友也不太會在意我們是外來者與觀察者的身分。

    就讀研究所的期間,這樣的問題仍然困擾著我,尤其是經歷過九二一地震後,災區重建與社區營造驟顯蓬勃,我們所裡也趁機到各地作文化資源調查,同時將受災狀況作成展板等,不過這似乎並不是災民需要的東西,還有災民以為我們可以協助登記損失申請補助等等,我突然覺得茫然困惑,這些收集來的資料讓我們完成一份作業,但我們到底能幫助或回饋他們什麼呢?離開之後大概也不太可能再回來,這同樣算是一種知識剝削嗎?這個問題後來在與老師的對話中,找到了可以說服自己的理由,但在2006年底的這場「立鼓百合」頭飾特展中,我想這也許才是最圓滿的解決之道。

070226期

    由於近年在族群意識的社會實踐上有更多的思考,原住民在許多層面得以有更平等的對待,這並非表示歧視會有消失的一日,畢竟歧視是無所不在,無論是顯性還是隱性的歧視,即使被歧視者也有可能轉變成歧視者,但無論如何,我相信這社會為爭取族群和諧的努力,也不會有停歇的一天。而話又說回來,要讓學術研究能夠在知識剝削的問題上,得以有更多的互信、互利與回饋,原住民研究生的參與是相當必要的,因為只有來自部落的研究生,在此種知識生產的結構性問題上,才有突破的可能性存在。儘管原住民研究生也可能在這樣的知識生產解構中,成為自我族群知識的剝削者,不過在族群先天的身分壁壘中,我相信只有我群的研究者才能在我群的研究中,將個人在知識地位上的利益,跟部落利益結合起來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篇已取得作者家長同意轉載,這是當時正值國小六年級的百芷‧匹雍璽所撰寫,由我協助指導及潤稿的一篇遊記,在此與大家分享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◎埔里鎮愛蘭國小學生 百芷‧匹雍璽(鄒族)

    屏東縣霧台鄉境內的「霧台」部落,是一個我非常陌生且不熟悉的山地部落,這一次非常高興能夠跟隨著媽媽公務之便,一同前往進行「部落E樂園」的部落環境勘查,沿途有翼漢哥哥為我們進行導覽解說,除了讓我能夠更清楚的了解「霧台」之外,也讓我對這個部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。

     8月5號一早,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出發前往霧台,車上除了有媽媽及弟妹和翼漢哥哥、淑君老師、振宇哥哥外,另外還到台中接了兩位姐姐,這兩位姐姐是翼漢哥哥在雲科大的學生,就這樣我們共10人高高興興地往霧台部落出發了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 在921大地震發生以前,無論是文化還是經濟層面,部落的發展在大環境的影響下,都受到相當程度的壓力,多數族人不斷外移並淪為社會底層,東埔、烏來、日月潭等著名的部落則為外來資本入侵。921地震發生後,以推動部落大學、設置部落教室起家的台灣原住民族學促進會,原本是以部落教育的重建作為出發點,希望協助部落開設自己想要學習的課程,聘起自己需要的師資,希望在921地震後的部落重建過程中,一併將教育也列入重建的軟體工程中,原促會則是扮演合作協助的角色,幫部落爭取相關的經費等資源,組織部落人士成立課程委員會,以開放的態度讓部落自行維持教室的運作。

   災區重建的過程中,有鑒於昔日的開發方式讓山區環境失衡且脆弱,道路柔腸寸斷且大面積土石不斷崩落,超限的土地利用必須另闢發展途徑,因此發展自然生態形式的旅遊風潮漸起,族群特色能否在這樣的趨勢下,突破商業包裝出的特定印象,找出一條真正自主自立的發展之道,並且把族人不斷外移發展的狀況終結掉呢?即使沒有這場921大地震,部落也因人口外移嚴重而衰落,因此部落重建的關鍵因素,不單只是把遊客帶進來而已,還必須創造出在地就業的機會,只有當族人願意留在部落,部落才能永續的將文化保留下來,所以如何將部落知識轉化成產業的基石,也成為未來著眼的方向。

   豐丘部落教室的布農族人,在這樣的背景底下,針對部落最著名的葡萄產業,在部落教室中開設了葡萄研究課程,並以部落裡的學員及講師為班底,組成了第一個由布農人發起的產銷班(第六班),突破其他產銷班只以閩南語傳授栽植技術的困境。在母語授課的優勢下,第六班成員的栽植技術迅速提升,並決定進一步加強與原促會的合作關係,發展自主的行銷經營管理模式,打出自己的水果品牌,於是在2005年底的冬季葡萄銷售中,決定與原促會一起進行葡萄網路行銷,而原促會則是透過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的支持,將原住民產業發展作為計畫重點項目。

   由於多元案的經費支持,以及中彰投區就服中心、展智顧問公司的瑞新、逢甲大學汪浩老師的協助下,我們得以推動預想的原住民產業發展工作。我們希望能夠以部落的整體發展為優先,避免擴大部落內部的貧富差距,同時達到技術共享與部落互助為目標。除此之外,我們也認為產業發展不能只是依賴公部門的資源,除了必須考慮理念的實踐外,也必須在操作上顧及經濟自立的可能,如此才能讓理念成為可以實踐的典範,同時能將產業發展上的獲利,挹注在推動原住民產業培訓的工作上,證明這是可以實踐而非想像的願景。

  我們的原住民產業發展計劃,是以舉辦公益行銷的活動方式,希望透過農特產行銷與深度旅遊等活動的盈餘,作為籌措「部落產業發展基金」的主要來源,希望由這筆基金來支付行銷活動的宣傳、管銷及人事等費用,還有支持培訓接待家庭、推廣農產品無毒檢驗等工作。在達成盈餘目標之前,只能靠原促會其他計劃經費的節餘,來墊付這些行銷及培訓活動的支出,這當然是相當吃重的工作,尤其是我們的赤字才控制住,如何在有限的資源裡挪出經費,實在令秘書長與會計傷透腦筋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兩則小小的新聞
        近日在電視上看到一則桃園市社會新聞,印尼籍母親與身心障礙兒皆失業無力維生,四個月來生活在斷水斷電的小套房中,飢寒交迫下行竊三百多元的零食果腹,派出所主管得知實況後非常同情,並主動聯繫慈濟前來協助,但基於執法者的立場,仍必須完成移送程序,母親接受了這樣的處理,並對員警及慈濟人員不斷的感謝與道歉……

        這則新聞讓我想起2003年元月的另一則報導。龜山有位喜憨青年叫孟森,因七旬老父無力照顧而遭遺棄,母親則在不久前遇到車禍身亡,弱智的兄弟倆只能仰賴好心女村長照顧。進到孟森家中,記者看著牆壁掛滿七八十隻雨傘,詢問為何會有這麼多雨傘掛著?孟森回答:「媽媽喜歡雨傘。」原來弱智的孟森,自幼便被媽媽的傘牽著外出,所以單純的他只要看到雨傘,便會想起全心照護他成長的母親,望著撿拾回來的雨傘,是他唯一能回憶母親的方式,這也是家裡唯一整齊的地方……

        每當看過這樣的小新聞,就會想著這些新聞不知道會如何演變?印尼籍的母親最後會如何處置?孟森往後五六十年的時間該如何過呢?也許警察心裡也莫可奈何,在警校學了十八般武藝,卻用在處理社會底層的弱勢者身上。但無論是派出所長還是女村長,即使只是將心中那份小小的正義感與溫情傳達出來,對這些孤苦處在社會邊緣的人而言,就是生命中短暫相遇的活菩薩,無論是一分鐘的活菩薩,還是一百元的活菩薩,我們都應可為這片刻的菩薩心腸,感受到一絲祥和的溫暖與平靜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序語

        在電影《喜瑪拉雅》的影片中,老酋長霆雷為了跟新興領袖卡瑪競爭,要求出家為喇嘛的次子協助卻遭拒絕,年輕力壯的卡瑪趁霆雷外出時,決定率領年輕人組成商隊先行出發,霆雷只能召集舊部企圖追趕,原先拒絕協助的次子卻在此刻意外現身,加入霆雷率領的老弱婦孺商隊。

060828期 060828期

        儘管霆雷不斷想追上卡瑪,但兩人卻相距越來越遠,就在霆雷想要放棄追趕卡瑪的月夜裡,霆雷詢問原本拒絕同行的次子,為何突然轉變心意加入商隊時,次子回答當天拒絕父親之後,他突然想起師父曾經提示的一句話:當眼前有兩條路可以選擇時,要選擇難走的那條路……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60717期 060717期
敲定訪談的聯繫


        11日下午的工作會議,除了開會之外,我也分心於夏季葡萄的網頁更新上傳工作,尤其是聽到秘書長惠雯接到來電,然後就跟對方報出我們正在賣葡萄,以及我們行銷的網址訊息時,網頁上傳更新的工作,更要加快腳步完成。回到會議桌上,只隱約聽到同事們說道,班長臨時排不出時間去台北,而所福老師說有人陪才願意去等等,突然惠雯就說:「不然!翼漢你去好了,你去一定會比我懂那些葡萄」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60710期

無毒檢驗的採樣前夕

        19日上午八點左右,我們又再次集合往信義鄉出發,因為上週五班長通知了玉雲,霧峰的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人員,在今天會出發前往採樣,所以我們今天可以過去紀錄採樣的過程,等葡萄開始銷售時,可以將採樣過程上網作為證明,為了不辜負班長的苦心,也擔心太晚出發延誤了紀錄的工作,因此我們決定九點左右抵達葡萄園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60703期 060703期

包裝出貨過程的示範

        結束了在教會裡的洽談,外面又下起小雨來了,所福老師跟全唐大釗這兩位前後任班長,只能看著灰色的天空無奈地說,今天的工作又不用忙了。回程又再次經過那段佈滿泥流的路段,因為下雨的關係,路面的積水及軟泥似乎更多更深了,原本在前方領著我們的班長,也不得不牽著車子來強渡關山,過了豐丘明隧道的施工路段後,我們約好再找時間過來,拍攝葡萄包裝成禮盒的出貨過程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060626期 060626期 060626期

豪雨過後……

        這不是英雄事蹟,而是兩條生命的短暫平行……
   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  沿著來時的原路走上坡,原來牧師及秀蘭姐口中的包裝場,就是方才遇見農戶的轉彎處,牧師回過頭說這只是同我們合作的一家農戶。我們看見在鐵皮簡單搭出的小小包裝場內,農戶一家人老小四、五人左右,正在裡面忙著檢查、分類與裝箱,後方堆疊著近兩米高的禮盒物料。每個人身旁都有堆三、四層高的大塑膠籃,裡面裝著等待包覆海綿的蜜桃,前方則放置一個空的大塑膠籃,她們動作迅速熟稔的一顆接一顆,完成取蜜桃、複檢蜜桃、包覆海綿等動作,然後整齊排列在前方的空籃子中,彷彿是一塊慢慢填滿蜜桃圖案的方毯。

        隨著牧師一走到包裝場簷下,戶外的氣流很快就和緩下來,原本空氣中淡淡的蜜桃香,迅速凝結成濃郁的果香,「以蜜桃來沐浴」已不足以形容。牧師先跟農戶寒喧並說明來意後,農戶也以善良淳樸的笑意歡迎我們,跟我們解說包裝的過程,並將8粒裝、10粒裝及12粒裝的蜜桃禮盒,依序排列供我們拍攝,我們同時也將場內的工作情況拍攝下來,以備日後整理為活動資料,就在我們忙著拍攝、搜集資料的同時,包裝場的老奶奶拿了一些糖漬的桃子,緩慢步行到我們每位面前,瞇著眼睛的微笑洋溢在臉上,邀我們品嚐這些蜜桃的副產品。

060612期 060612期

        拉拉山的蜜桃向來有名,醃漬的蜜桃則是青脆香郁,就在我們讚不絕口的同時,亞馥牧師說這些桃子都是淘汰下來的,因為果樹供給蜜桃的營養有限,所以農戶必須進行疏果的工作,將能夠發育為優質蜜桃的幼果留下,篩選未過關的幼果則集中作為肥料。由於疏下的幼果數量相當龐大,有些幼果只是因為生長的位置不佳,表面並無蟲咬鳥啄的傷痕,若全將這些蜜桃當作肥料未免可惜,因此勤儉愛物的農戶會做二次篩選,用醃漬的方式加工保存。經疏果後所保留的幼果幾乎去掉一半,淘汰後除少數幼果可加工再食用外,其餘只能當成肥料做最後貢獻,以確保拉拉山蜜桃的品質及聲譽。

        同事們好奇這些糖漬蜜桃的稱呼,便詢問老奶奶泰雅語該如何發音,但是老奶奶聽不懂國語,同事們的布農語、阿美語、賽德克語也無用武之地,當老奶奶大致知道我們的問題後,就以我們能理解的方式,說這些是「咕嚕咕嚕」。聽到老奶奶這樣子詮釋,在場的人們都覺得生動活潑,因為這些醃漬的蜜桃幼果,果肉就像一般的桃子般清脆,跟醃漬的甜汁一同在容器內往復翻滾時,就會因不斷碰撞出咕嚕的滾動聲,結果「咕嚕!咕嚕」就成了糖漬蜜桃的代名詞,直到下山以後,我們仍唸著「卡拉部落的『咕嚕咕嚕』真是好吃」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  從比亞外前往卡拉的路上,路況還是一樣崎嶇,難怪宅配商一週只願意上山三次,就在一個轉彎處,我們停下車來遠眺卡拉部落,部落裡的船型教堂算是顯眼的了,只是山裡已經開始出現薄薄的霧嵐,所以無法拍出清楚的相片,只能一一指出上巴崚、卡拉、中巴崚等位置,供初次到訪的同事們辨識。

        經過漫長的路程,我們到了下巴崚部落,路旁整排的蜜桃攤商正在叫賣,攤位上的蜜桃整齊地排列擺放,像是蜜桃圖樣的毛毯般覆蓋整個桌面,於是一行人便下車,想觀察一下名聞遐邇的巴崚地區,所生產的蜜桃到底是什麼樣?沒想到大夥一下車,便被撲鼻的蜜桃香氣所籠罩,全身像似直接以蜜桃來沐浴淨身般,每一個毛細孔彷彿都沁入了蜜桃的芬芳,原本午後略顯慵懶的精神為之一振,望著一顆顆泛著淡淡紅白相間的粉嫩蜜桃,讓我們在腦海中不禁開始編織起,等會兒到享用蜜桃饗宴的景象……

060605期 060605期 060605期

        回神後從下巴崚部落再出發,我們在不遠的分岔處轉往上巴崚方向,道路坡度突然陡昇了一段路,不久便到達了拉拉山風景區的收費站。在說明我們是亞馥牧師的客人後,收費員親切的歡迎我們到此作客,揮別收費站後繼續往上爬升,就在一個不起眼的指標中,我們已經到了通往卡拉部落的岔口。有別於剛剛陡昇的坡度,現在換成了陡降的小徑,而且路上碎石、坑洞頗多,加上數個迴轉曲度頗大的急轉彎,最後我們看到了一戶正在包裝蜜桃的農戶,轉彎後便可直達著名的船型教堂前,其間淑娟還因轉彎曲度的關係,必須倒車再作迴轉繞錯了路,但無論如何我們終於到了雄偉的加拉教會!

        經過了這段顛簸不堪的震撼教育後,一下車就伸起懶腰舒緩剛剛的緊張,淑娟還說真不知這路是怎麼維護的,如果仁愛鄉的路像這般年久失修,那村民一定要讓相關單位吃吃苦頭才行。其美撥了電話給亞馥牧師,告知我們已經抵達的消息,沒想到牧師也已經到達通往部落的岔口,我們就注視著牧師的車緩緩駛近,在跟牧師打完招呼後,牧師先安頓一下家人小孩,我們則在廣場上瞭望遠方,山嵐霧氣已緩緩填塞山谷,拌著下午三點的日光就像金粉般灑下,山與谷的界線模糊朦朧,山風裡還帶股淡淡蜜桃香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 五月二十日凌晨五點,我們從埔里出發前往桃園復興鄉,在魚肚白的天色下,五位工作同仁再加上六位隨車小朋友,兩台車從中潭公路到草屯吃早餐、上廁所,清晨六點的藍天白雲下,高速公路的車身也反射著金色晨光,伴著我們一行人朝目的地前進。

        今天是比亞外部落的歐蜜傳道封牧典禮,同時比亞外、卡拉兩部落的甜蜜桃也已開始採收,我們除了到比亞外的里安教會共襄盛舉,對歐蜜牧師致上我們的祝福外,也要跟部落的對口人演練出貨流程,好讓部落熟悉宅配出貨的操作,因為宅配通路在今日,已成為各地產地直銷的利器,然而部落裡能操作的人仍有限,所以這樣的演練不僅能讓出貨更順暢,同時也培植部落掌握宅配的這項工具。

060529期 060529期 

        在北橫山區一路盤旋廻繞,此行的人大多是第一次到拉拉山,看著翠綠的山景、沿途峭壁溪谷,對原生自部落的同仁而言並不罕見,潛藏在原住民血液中,那份來自山野的基因再次喚醒,雖然大夥早早便起床出門,但是精神卻十分的高昂,車裡說唱模仿搞笑不斷,突然看到了前方岔路有警員在指揮交通,定眼一看才發現比亞外部落已經到了。

        轉進比亞外這個戲稱動物比人多的部落時,今天因為舉辦封牧儀式顯得熱鬧非凡,關在車上好幾小時的小朋友們一下車,便迫不及待的奔向教堂旁的空地嬉戲,就聽到同事們不斷試圖要小孩不要亂跑,廚房傳來的香味濃郁撲鼻,肚子 馬上就咕嚕作響起來。我們見到了笑臉盈盈的歐蜜牧師,簡單說明一下今天要討論的內容後,便不耽誤牧師招待客人了,整個封牧的準備及活動很冗長,瞌睡蟲開始叨擾我們這些早起的人們,,我們找好在附近走走或休息,為下午的活動積蓄體力,但小朋友們倒是精力無限玩得不亦樂乎!由於祝福的教會眾多,整個時程多少受到拖延,好不容易挨到了活動結束後,接著上場的便是期待已久的泰雅風味大餐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邁向經濟自立之路的希望──拉拉山林的泰雅蜜桃

        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(簡稱「原促會」)跟卡拉、比亞外部落的合作,始自「部落e樂園」所設置的部落網站,當原促會逐漸朝向協助部落進行產銷的工作時,位在卡拉及比亞外部落的加拉與里安教會,亞馥牧師、歐蜜傳道也在思考,如何讓部落產業能以系統化的方式行銷,讓部落在經濟上邁向自立,於是雙方開始尋求合作的可能性,並在問題分析、理念分享中,凝聚為具體行動的實踐。

        歐蜜傳道提到當年下山求學時,向父親說明需要交錢才能吃午餐,父親卻只能塞一大包香菇給他,要他自己想辦法變成午餐費的過往,這在當地並不是少數的特例,而是許多拉拉山泰雅人的集體記憶。隨著當地環境的改變,拉拉山變成了著名的蜜桃勝地,對地處邊陲的卡拉及比亞外部落而言,汁多味美的拉拉山蜜桃,同時也滋養著部落未來的展望,因此我們將主題訂為「拉拉山林的泰雅蜜桃」,除了希望消費者,能將「拉拉山蜜桃」與「泰雅」相連結,副標接上「邁向經濟自立之路」,就是希望能夠擺脫經濟的邊緣化,不讓上一代的困苦繼續重演。

        雖然原促會在協助產銷上才剛起步,但身為非營利的社團組織,我們對部落產業行銷的基本理念,就是為了協助部落建立發展的基礎,因此合作必須透過整體的方式進行,以免只幫助到少數的個人,卻擴大了部落成員的貧富差距,連帶也破壞了部落內部的生產秩序,反造成部落未蒙其利先蒙其害。我們希望能以部落整體為合作的對口,除能避免潛藏的危機外,也能凝聚各家農戶的共同意識,體認在經濟發展上彼此為共同體,減少族人陷入惡性競爭,甚至刺激部落在產業上步向組織化,以更有力的部落經濟組織,抗拒外來盤商的隨意喊價,這樣部落才有自主及提升的可能。

        牧師及傳道對我們的看法深表認同,同時也提到他們近年的處境,從盤商操控價格、果農惡性競爭、各地冒用拉拉山的招牌,部落沒有一致性的產銷組織,以及其他熱心團隊協助網路直銷的問題等。於是我們跟之前行銷豐丘部落的巨峰葡萄一樣,協調出由原促會主責行銷、接單、客服及資料管理,部落只須專職生產、出貨的合作方式,分工的基礎著重在互補性上,以切合彼此的專長及需求,並能在自身的基礎上不斷提升,以期逐步建立系統化的部落生產組織,慢慢將部落經濟帶向自立之路。

g8842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